2006年11月13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感动于韩国朋友的真诚
吕霜

  正当中国官员赴韩国考察“新村运动”你来我往、形成热潮之际,曾经担任过韩国政府总理、现任韩国“新村运动”中央会会长的李寿成却迎面泼来一盆冷水:“中国不必到韩国来学习‘新村运动’。”(见11月6日《人民日报》)
  李寿成为何要泼这盆冷水呢?因为他觉得“中国(新农村建设)其实已经准备好了,农村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成熟。经过多年改革开放,经济持续增长,城市不断发展,中国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。现在,国家确立了建设新农村的目标,而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。”所以,他认为中国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“不必学韩国了”,韩国“新村运动”的起点当初还没有达到中国现在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。
  从李寿成谦恭的话语里,我读出了韩国朋友对中国的真诚,这种真诚其实也是一种忠告。
  年初就有媒体报道:中国将派出3万官员赴韩国学习考察新农村建设。中韩近邻,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,中国新农村建设借鉴韩国“新村运动”中的成功经验很有必要,但是有必要派出那么多官员、花费那么多钱去韩国“学习考察”吗?还不如省下这大笔的考察花销投入国内新农村建设更实惠、更合国情民意!现在看来,就连韩国朋友都看出了某些官员的“学习考察”是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,而在于借此名义出国旅游观光。不难看出,他们是出于一种真诚与友好,才对此“泼水降温”、发出忠告的。
  对于韩国朋友的忠告,中国官员应该认真听取和深刻反思。在让赴韩国“学习考察”之热“降温”的同时,也应该对韩国“新村运动”的成功经验进行一些“冷思考”,哪些是可以借鉴的,哪些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,要进行科学梳理,决定取舍,脚踏实地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。